研讨会时间:2025年10月25日09:15-11:40
研讨会地点:学术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
1.祝合良主旨演讲题目:老字号创建强势品牌的十大路径
内容简介:祝合良基于产品视角,分享中华老字号打造强势品牌的十大路径。首先提出打造强势品牌的“三一”原则——第一、唯一、专一;然后明确了老字号和中华老字号的界定,随后结合全聚德、同仁堂、茅台、王老吉等典型案例,围绕差异化产品与服务、创新品类、宣传独特制作方式、弘扬品牌文化、产品拟人化与IP打造、消费场景打造、增强品牌体验、IP联名、赋予情感内涵、创造品牌联想展开核心路径的介绍。核心强调了产品创新是老字号品牌长红的关键,为老字号品牌升级与发展提供了实用路径。
个人简介:祝合良教授,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北京工业大学品牌研究院院长,中国商业史学会老字号专业委员会主任,商务部特聘流通经济与品牌专家,中国流通30人论坛(G30)成员,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校贸易经济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社科联常委、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咨询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商标品牌研究院特聘专家、对外经贸大学奢侈品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品牌中国规划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北京市属高校拔尖创新人才、首批“长城学者”,荣获首都劳动奖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影响中国流通发展与改革系列评选”之“优秀人物奖”,2018年获“中国十大品牌专家”称号,2024年入选中华品牌人物,两次入选中国十大品牌专家。
长期从事产业经济学、品牌管理与老字号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与省部级项目30余项,出版专著与教材38部,其中包括老字号相关的《中国品牌发展报告(2006)》《新时代老字号创新与发展研究》,在国家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管理世界》《财贸经济》《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经济日报》(理论版)等报纸杂志上发表论文130余篇。
2.马知遥主旨演讲题目:非遗保护和老字号企业守正创新
内容简介:非遗保护和传承经过了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多种形式的保护,在当代,让非遗获得持续生命活力拥有自我造血功能,需要企业的介入。所以企业化保护成为一个应该关注的问题。中华老字号企业大多具有非遗项目,同时历经多年风雨,仍能保持非遗和企业的共生,尤其是一些优秀的老字号企业已经具备了以大带小,帮扶一些弱小非遗走出低谷,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此,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分析,结合老字号企业成功的经验,提出企业化保护的几种路径。
个人简介:马知遥,文学博士,建筑学博士后。天津大学英才教授,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学科带头人、建筑学院建筑学博导、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遗产保护方向博导。昆仑英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天津市签约作家。天津大学首届求是教学楷模奖教金获得者,天津市优秀教师;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师范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博导;宁夏大学客座教授:天津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文旅部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民委一带一路人文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智库首席专家,津派文化研究中心特聘专家。
3.张平主旨演讲题目:破局攻坚开新境 机制变革激活力
内容简介:系统性地介绍了力生制药在国家政策指引下,针对自身发展痛点,围绕构建“双轨制、多通道、能流动”人才生态,创新性地综合运用限制性股票、项目跟投等多层次激励工具,同时配合严格的约束退出机制,有效地激发了核心人才活力,如高端人才引进、内部人才评选、跨领域流动意愿、创新产出激增等方面,促进了经营业绩的显著改善,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的机制基础。
个人简介:张平,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博士学历,现任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连续多年入选年“西湖奖?中国医药产业影响力人物奖”,今年荣获天津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他倡导建设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企业,按照党管文化,文化引领战略,战略指导经营的工作思路,牵头开展企业文化体系建设,提出聚焦核心、三力合一、全面创新、合作共赢的战略思维和资本运作+产业经营双轮驱动的经营理念,围绕机制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业务模式创新开展企业全面创新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力生制药主品牌“三鱼”入选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公司2024年入选“中国上市公司新质生产力50强”。
4.王庆主旨演讲题目:老字号基因挖掘和传承创新路径研究
内容简介:将详细阐述了如何运用网络爬虫技术、优化的TF-IDF方法、语义网络分析及文本情感分析等工具深度挖掘老字号品牌独特基因的全过程;创新性地构建了“三元协同分析模型”,融合品牌历史、文化内涵与市场需求,为老字号传承创新路径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以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为例,展示了老字号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的无限可能。
个人简介:王庆,天津商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商业模式研究院院长。天津市精益管理创新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级一流专业工商管理负责人、天津市一流学科工商管理学科带头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